时间:2024/1/2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芬芳的花园里,玫瑰摇曳生姿;丰收的果园里,橘子压弯了树梢;缤纷的菜园里,芝麻开花节节高……在这里,平日里罕见的本草仿佛被“施了魔法”,跨越四季的界限,带给孩子们无穷的乐趣。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将中医药资源与ar技术相结合,为孩子们打造了这样一个神奇的本草世界。

10月26日下午,“微微本草亲亲自然”闵行区小学低年级主题式综合活动课程研讨展示暨ar版传统文化科普读本《微微本草(小学低年级)》发布仪式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举行。

当前沿的ar技术遇上我国的传统文化,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去校园里一探究竟吧!

小药童、小农夫们

在自然中自由成长

在校园里体验小农夫办花展,小厨师做美食,小药童学本领,小郎中开药铺……孩子们将学科知识、本草药理知识、文化故事、艺术欣赏、品德教育、实验探究等元素融为一体,在自然中自由地成长。

在“缤纷四季”主题下的“秋菊”模块中,孩子们化身小农夫、小药童和小郎中。

小农夫负责认领菊花,开启短期的养护体验,认识花、茎、叶部分,培养热爱自然的意识。

小药童们筹备起了校园菊花展,了解到菊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有药用价值。

小郎中则搭配制作菊花茶,从中感受到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蔷薇小学晶城校区的任晓卿老师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代入感和使命感,这样新颖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兼具知识性的同时还能获得社会性的成长。”

“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应该从儿童出发,教育的立场就是儿童立场。”学校课程教学部主任姚洁在报告中提到。

据姚洁介绍,学校的“微微本草”课程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围绕“我与自然”、“我与自己”、“我与社会”三个维度,打造“缤纷四季”、“芬芳花园”、“甜蜜果园”、“营养菜园”四大主题,将植物学科普知识、本草药理知识、故事阅读、艺术欣赏、品德教育、实验探究等元素科学地融为一体。

走进蔷薇小学的校园,仿佛进入了一座植物秘密宝库。

校长陈晓苗介绍说,学校基于课程目标,利用好校园环境资源,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浸润式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得科学知识,加深师生的共同体验和感知,真正做到亲近自然,探索自然。

蔷薇小学的整个校园都是孩子们的课堂。

在创新实验室里,孩子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捆扎中药材、制作香囊、提取精油或纯露、卷艾条、做药锭或搓蜜丸……

在百草园中,孩子们能对不同环境下的植物生长进行观察和全程养护,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生态阳光房的管理。

老师常常可以看到孩子们拿着平板电脑在校园中搜寻并拍摄自己的“植物朋友”,利用信息软件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识别,自主完成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当ar技术遇上传统文化

罕见的植物在手中绽放

课堂上,一群学生围着虚拟生长箱,观察植物从一粒种子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孩子们扫一扫图片,珍贵中药材的3d影像立刻清晰可见;在百草园内,通过智能传感器系统,学生可以实现对土壤、温度、气象、湿度等的监测和管理……

当每一个展品的标签突然立体起来,罕见的植物通过屏幕度展现在眼前,科普知识以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形式进行呈现,这样的沉浸式学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据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依托高校的资源优势,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启蒙”确定为特色校本课程研发与实施的主线,依托信息技术,在创新中弘扬和传承中医药文化。

ar增强现实技术以其丰富的互动性为学校课程的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字结合动态立体影像的交互方式更符合低年级孩子们活泼好动的特性,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这些综合式主题活动融入了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等元素,引导学生在“玩玩做做”中感知传统文化,开拓其学习视野,强化其实践和体验。

如今,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校园中的一花一木都有了自己的“名牌”,学校又结合校本ar学伴平台,录入这些植物更完善的信息,便于学生们随时随地学习,解锁ar学习新玩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借助ar学伴进行创意制作,也可以通过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应用,自动记录学生课程建设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成为课程资源建设的一份子。

《微微本草》新书发布

赋能传统本草文化科普启蒙

活动现场,ar版传统文化科普读本《微微本草》正式发布。

据了解,《微微本草》是国内首套结合ar技术的本草文化科普启蒙读物,由上海慕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编写组基于多年来开展中医药主题相关综合活动课程的经验精心编写而成,第一辑全十册于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编写以五育融合为理念、以跨学科知识渗透为支架、以引导儿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krtanshang.com/jzjg/jzjg/44723.html

------分隔线----------------------------